导航 搜索
学术交流
首页> 学术交流> 正文

福州大学张贵刚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

2025年11月21日 11:09 文、图/化工学院 郭昱昊 点击:[]

11月19日,应科技处与化学与化工学院邀请,福州大学张贵刚教授受邀到访我校,带来题为“结晶氮化碳光催化全分解水”的专题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化工学院颜廷江教授主持,学院骨干教师与研究生代表踊跃参与。现场互动热烈、交流氛围浓厚,报告内容蕴含前沿学术深度,清晰呈现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获得在场师生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报告会上,张贵刚聚焦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研发与应用这一前沿领域,系统介绍了结晶氮化碳作为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材料的独特优势。他指出,氮化碳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光催化剂,不仅具备可见光吸收能力,其导带与价带位置更完美契合光催化全分解水的热力学要求,是实现一步激发制氢的理想材料,为太阳能向氢能转化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针对氮化碳热聚合过程中存在的传质慢、脱氨难、聚合度低、结构缺陷密度高等关键科学瓶颈,以及由此导致的光生电荷易复合、催化效率不足等问题,张贵刚教授分享了团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通过对氮化碳热聚合过程进行理性调控,创新性采用具有低共熔点的无机熔盐作为反应媒介,将传统固态反应介质转化为液态或半液态体系,显著改善了热聚合过程中的传质与扩散效率,成功提升材料聚合度、降低缺陷态密度,为光生电荷快速转移奠定了结构基础。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不仅让在场师生系统了解了光催化全分解水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更通过 “靶向解决科学瓶颈-创新技术路径-实现性能突破”的完整研究逻辑,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启示。

新闻小贴士:

张贵刚,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青年)人才、福建省杰青、“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主要从事新型高结晶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性能研究,迄今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JACS、Angew. Chem. Int. Ed.(11篇)、Adv. Mater.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6篇,论文SCI他引12000余次,入选“爱思唯尔”2022、2023、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

(核稿:黄文欢 编辑:赵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