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应科技处、前沿院与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邀请,南京林业大学陈登宇教授、东南大学吉远辉教授做客陕西科技大学“前沿科学报告”,作了题为“农林生物质热解气化联产“气、炭、电、热、肥”技术创新与应用”、“面向药物制剂智能创新的新模型与应用”的学术报告。轻工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陈登宇教授从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和农林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重大需求出发,提出了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气、炭、电、热、肥”的发展思路。详细介绍了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生物质选择性脱氧富碳机理与热解气化调控机制,生物质气化定向调控“热、电、炭、肥”关键技术体系,连续化、自动化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成套装备,气化副产物靶向制备的炭基催化剂、炭基肥、液体肥、活性炭等系列产品,生物质能工程应用与社会经济效益等。

吉远辉教授针对目前药物制剂传统使用的试错法难以高校设计及精准定量调控的难题,从药物-辅料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含微纳结构复杂系统界面热力学及释药动力学模型建立、药物新晶型和制剂的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AI应用于化工领域提出了展望。
报告会后,陈登宇教授、吉远辉教授耐心地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双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现场气氛良好。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不仅让大家对报告中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让大家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启发和认识。
新闻小贴士:
陈登宇,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质热解气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杰青等项目,在Angew. Chem. Int. Ed.、Renew. Sustain. Energy Rev.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和2024年中国林草科技十大进展,并得到国家部委采纳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2)、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人物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奖励。
吉远辉,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药物体系热力学性质测定与模型预测;药物及制剂释放动力学建模分析、预测与调控;新型缓、控、速释给药系统的研制;结晶工艺优化及产品质量调控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国际知名药企的合作研究项目等。担任国内化工主流期刊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青年编委及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青年编委和Section Editor。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包括化学工程国际主流期刊AIChE J.,Chem. Eng. Sci.,Ind. Eng. Chem. Res.等以及制药工程、药剂学领域主流期刊J. Controlled Release, Pharm. Res., Eur. J. Pharm. Biopharm.和Int. J. Pharm.等。近年来在中、美、德、法等国家的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和墙报共35次。
(核稿:刘国栋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