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应物理学院、研究生院邀请,中国石油大学许韬教授做客我校“未央导师论坛”,在理科楼441做题为“具有自陡峭效应的修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统计性质及可积湍流中的怪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副院长张晓斐主持,量子信息系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报告从具有自陡效应的修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可积湍流的数值研究入手,重点分析了在随机扰动背景激励下非线性波湍流的统计特征,发现初始条件中参数值的增大会导致渐近峰度和概率密度函数尾部特征的增强,这预示着怪波事件发生概率的上升。同时,通过对自相关函数的分析,揭示了调制不稳定性过程中准周期性的鲁棒特性。此外,物理谱的特征表现为“洋葱顶”形状的逐渐消失和尾部抬升,这反映了从呼吸子湍流向孤子湍流的转变。与标准NLS方程不同,自陡效应会破坏物理谱的对称性并抑制怪波的产生。最后,讨论了可积湍流中逆散射变换特征值谱的分布特性。
许韬生动精彩的讲解引起师生们的热烈讨论。报告会后,许韬与参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对参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氛围,拓宽了师生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领域的科学视野和创新思维。
新闻小贴士:
许韬,男,1983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就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曾受留学基金委资助先后访问美国布法罗大学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担任北京数学会第13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可积系统、非线性波动问题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已在Physical Review E,Studi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Physica D,Proceedings A,Letter in Mathematical Physics,EPL,Journal of Physics A,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等国内外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累计SCI他引次数达3000余次,ESI高劂被引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河北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核稿:张晓斐 编辑:赵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