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术交流
首页> 学术交流> 正文

两位专家做客我校“未央导师论坛”

2025年07月11日 10:35 文、图/轻工学院 熊传银 点击:[]

2025年7月9日,应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研究生院邀请,西安科技大学熊善新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党阿磊研究员做客我校“未央导师论坛”,分别作了题为“煤基材料分质利用与储能材料研究”和“MXene基SERS基底的构筑及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熊善新教授主要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煤基固废分质利用、煤基电容炭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详细讲解了通过超细粉碎结合流场分级,实现了煤及煤化工副产物中各组分的精准切割与相对富集,为煤基材料的分质利用提供了原料基础。针对原料中高含量的碳组分,熊教授课题组开展了煤基炭在超级电容器电极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对于无机组分,该课题组进行了其作为聚合氯化铝、硅肥、多孔陶瓷及地聚合物的应用研究。

党阿磊研究员从微观调控和宏观组装出发,通过过渡金属(M)元素调节、缺陷控制、稀土原子掺杂和可控氧化等手段,解决了MXenes基SERS基底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揭示了MXenes中的SERS增强机制及提升机理。随后,通过湿法纺丝、真空辅助抽滤等方法,将MXenes组装为宏观纤维和薄膜材料,构筑出具有良好柔韧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柔性MXenes基SERS基底材料。

报告会后,两位专家与参会师生深入交流,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新闻小贴士

熊善新,博士,西安科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兼任中国感光学会常务理事,电致变色专委会主任,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碳中和与资源综合利用专家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西安纳米科技学会理事。于2004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5-2011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以Research Scientist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导电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储能材料与器件、煤基功能碳材料、煤基固废绿色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和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党阿磊,1985年生,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石墨烯新型炭材料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卡纳基梅隆大学联培博士(2011-2013)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2016-2018)。现主要从事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和其他项目16项,包括军口国家级纵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其他项目多项;近年来,已在本领域重要期刊Nature、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和ACS Sensors等发表学术论文96篇,SCI收录92篇,ESI高被引10篇,单篇最高它引1247次,H-index为38,第一作者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3项。任国家和省市项目函评专家;任Nanomanufacturing期刊编委和Green Carbon、Chin. Phys. Lett.、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任Nat. Commun、Adv. Opt. Mater等国际期刊的通讯评审。

(核稿:刘国栋 编辑:赵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