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应科技处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俞良莉教授作了题为“Science-based nutraceuticals and functinal foods”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食品学院副院长姚晓琳主持。

俞良莉围绕“以科学为基础的营养干预与功能食品开发”主题,系统阐述了功能食品在慢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潜力及全过程研究框架。她强调,功能食品开发需聚焦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以明确的作用机制和有效生物活性因子为核心突破口,并高度重视科学证据的基础性地位。俞教授以丁香、肉桂、金银花、绞股蓝等天然资源为例,深入解析了其活性成分识别、分子机制研究及产业转化价值,体现了传统资源与现代科学融合的研究范式。
俞良莉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开展高质量科研的心得,强调了选题价值、研究者能力与研究可行性“三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扎实的学术判断、严谨实验设计和有效团队协作的根基作用。最后,她分享了食品科学与营养学、毒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与协同创新机制。
在互动环节,俞良莉就师生关切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建设性的答疑指导,她指出功能食品研究正迈向机制驱动、系统协同与产业转化并重的新阶段,青年科研人员应提升战略敏感性和整合创新能力。
新闻小贴士:
俞良莉博士是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大学讲席教授(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她的研究主要聚焦功能因子与功能食品化学、食品安全与真实性、分子营养与毒理学。发表论文超过330篇,H指数(h-index)83,i10指数243,总被引23960次。主编著作5本,参编章节著作18本;授权美国专利2项,欧洲专利1项;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重要报告百余次,研究成果被CNN、ABC、NBC、BBC等多家国际性媒体广泛报道。
俞教授是美国化学会(ACS)Fellow、美国食品协会(IFT)Fellow及美国化学会农业与食品化学分会(ACS-AGFD)Fellow。曾获多项学术奖项,包括2006年美国化学会农业与食品化学分会(ACS-AGFD)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青年科学家研究奖、2012年普渡大学农学院杰出校友奖、2014年德国脂肪科学学会研究奖、2020年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脂质与风味科学Stephen S Chang奖,以及2023年ACS-AGFD农业与食品化学应用进步奖。2010-2020年担任美国药典食品成分专家委员会委员,2021-2015年任食品掺假专家组成员。现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AFC)执行主编,曾任JAFC、LWT及Journal of Food Science副主编,并担任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以及Food Chemistry等8本食品科学期刊编委。她也是美国化学会出版委员会成员,并在ACS与IFT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
(核稿:孙敏 编辑:赵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