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呈持续增强态势,致使伤口感染治疗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陕西科技大学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创新团队在胡梁斌教授带领下历经多年科研攻关,通过揭示微生物死亡新机制研发出铁基抗菌剂,为全球耐药菌感染防治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该技术颠覆了传统抗生素依赖上游靶标作用的局限,突破性地作用于微生物死亡的下游共同途径。通过Fenton反应靶向微生物细胞膜和DNA实施高效杀菌,从根本上规避了因上游靶标突变导致的耐药性难题,在病原微生物防控领域实现了从 "靶向治疗" 到 "根源阻断" 的技术革新。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Bi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Microbiological Research》《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国际 TOP 期刊,并斩获 2 项美国发明专利及 4 项国内授权专利。

铁基抗菌剂的广谱杀菌机制示意图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从科学层面革新了抗菌机制,更通过成果转化切实回应了社会需求。依托创新驱动平台的政产学研用协同体系,该团队首次将铁死亡抗菌机制拓展至皮肤健康领域,成功开发出口腔黏膜感染护理、褥疮外伤感染护理、肛周皮肤护理三大系列产品,构建起 “精准杀菌-快速修复-长效防护” 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该成果转化不仅直接破解了老龄化社会中褥疮护理、术后伤口感染等民生难题,通过创新医疗产品供给推动大健康产业升级;更以非抗生素杀菌方案为我国基层医疗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在降低耐药菌传播风险的同时,为口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铁基抗菌剂在小鼠细菌性角膜炎模型中表现出卓越治疗效果,既治愈被感染的小鼠眼球伤口,又有效阻止肺部感染
此次成果转化是高校践行 “政产学研用” 融合创新的典型实践。胡梁斌团队自 1998 年起持续深耕细菌死亡机制研究,依托学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破除转化壁垒,实现了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贯通。该技术的落地不仅提升了我校在微生物防控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更通过孵化科技型企业、推动相关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核稿:孙敏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