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基层动态
首页> 基层动态> 正文

化工学院赴浙江大湾区开展校地企合作与访企拓岗

2025年08月29日 07:59 文、图/化工学院 张杨 点击:[]

暑期,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岩带队,教学副院长、学工负责人、系主任及辅导员一行,赴浙江大湾区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团队先后深入台州、绍兴、嘉兴、杭州等地,围绕就业基地建设、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三大任务,对接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及龙头企业,为毕业生开拓高质量省外就业渠道。

精准对接政府资源,构建区域合作网络。打通人才输送通道。团队首站与兄弟学院一起拜访台州市人社局,重点调研当地化工、医药化学及能源化工产业链布局,并针对校企“双聘”机制(企业专家入校授课、教师赴企挂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随后到临海市人社局座谈交流,双方就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化工类人才定向招聘、实习补贴政策等细节深入探讨,为后续校企合作奠定政策基础。瞄准新兴产业就业阵地。在浙江乍浦开发区(嘉兴港区),学院与嘉兴港区管委会及嘉化能源、嘉兴帝人及三江化工等5家龙头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探讨了“科研博士聘任企业副总”创新模式的可行性,推动技术攻关与人才共育深度融合。在绍兴柯桥区科技局就化工新材料研发、“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设置及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杭州市人才服务管理中心向学院精准推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硕博人才需求,为学院高层次人才“入杭”开辟绿色通道。

聚焦企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走访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成为校企对话的核心议题。课程体系对接产业前沿。在走访浙江朗华药业、永太科技等企业时,企业指出当前毕业生在“绿色合成工艺”“新能源材料工程”等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学院据此计划调整相应专业课程,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设计,进一步增加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的相关性。校企双导师制强化实践能力。浙江鸿基石化、浙江传化合成等企业提出联合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设立校企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参与在研项目,优秀实习生可直接转聘为正式员工。校友反馈优化就业指导。团队专程走访浙江省氢能产业园的校友代表,收集其对学院职业能力培养的改进建议。校友普遍反映“跨学科知识融合”“项目管理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短板,学院拟将相关能力模块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探索就业新格局,产学研融合破解就业矛盾。学院与大湾区企业达成多项实质性合作,新建3个实习就业基地,成立2个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单位持续扩容;通过“走出去”战略破解地域局限,探索建立“企业命题-学院解题-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未来将组织师生赴湾区开展产业实践,引进企业导师入校授课,形成“双向赋能”的就业生态。

本次暑期专项行动,化工学院紧密对接浙江大湾区化工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落实学校新材料学科链建设部署,深化产教融合与校地企协同育人,稳固拓展就业基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

(核稿:孙宾涛  编辑: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