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科技处徐卫涛团队研发的“一点心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在教育部对口帮扶县河北威县等地推广应用。教育部一级调研员、副县长高云,共青团邢台市委、威县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全县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合作签约仪式。
高云对陕西科技大学研发的“一点心通”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平台助力威县中小学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深表感谢,她指出,该平台的落地是威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场及时雨,标志着威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工程已形成。最后,她对威县心理教育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建立专项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各环节,做好培训确保平台高效运转。二是组织骨干教师交流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知识、动态、技术,确保平台服务于教学工作与实践。三是主动作为推动工作,对接高校人才会同威县相关部门做好家校社的联动,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截止目前,该平台已经在威县12所中小学进行了部署,覆盖学生近两万人。另外该平台还在河北省沙河市、河北省临西县中小学、医院等单位以及邢台市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使用,预计覆盖人群将超过6万人。

团队成员介绍“一点心通”平台功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讲话,推动建立预防、干预、教育一体化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指导的“生机计划2023”、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博世中国的支持和资助下,科技处徐卫涛团队联合中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邢台学院等单位自主研发“一点心通”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基于“应激-素质”模型建立集心理危机“预警—服务—教育”于一体的数字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致力于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筛不准、低数字、缺师资等多重困境,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该平台通过数智技术构建了“预警-服务-教育”三级联动机制,八大角色前后衔接,协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闭环。在预警模块,自主研发“心理危机筛查核心引擎”,首创心理“应激-素质”评估模型,结合多模态情绪数据监测等技术,实现心理问题分层预警及动态实时赋码,解决乡村心理问题学生筛不准困境;在服务模块,通过 AR现实增强技术创设6类3D心理干预场景,打造低成本“沉浸式移动心空间”,并搭建隐秘式“排忧解难”论坛,提供专业的心理问题疏导与咨询服务,解决心理问题干预方式低数字困境;在教育模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 IP 心理学伴,集成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等自动触发学伴的主动关怀机制,同时携手心理专家研发特色网络课程,通过开发项目式课程、案例式课程、游戏式课程,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缺师资困境,实现心理问题从精准预警到科学干预、从教育培训到心理素养提升的全流程服务。“一点心通”数字化教育平台以中小学生为核心服务群体,通过教师、家长、班主任、德育主任询师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八位一体布局,共同扩大“一点心通”平台使用范围,形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图3 预警-数字化引擎动态评估流程 图4 服务模块功能介绍
“一点心通”项目开始于2021年,项目成立之初先后在洛南、临潼、延川、洛川、黄陵、威县、临西等地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四年艰苦探索与攻坚克难,最终成功研发出“一点心通”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该成果还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省复赛中中荣获省级金奖。
(核稿:朱建锋 编辑: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