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新闻

【如何上好一门课】我校2018年教学质量奖获奖教师谈教学心得(四)

2019-06-10 11:49 文、图/教务处 新闻办 点击:[]

 

【编者按】5月份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月,学校召开教育教学工作大会,发布了“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彰显了我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决心。在教学工作月开启之际,让我们一起分享刘建科、杨百勤、王靓、贺宝成、王森、林营、赵艳娜、刘庆立等8位获评我校2018年教学质量奖的老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

林营: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个人简历:2004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从事教学工作,从教15年。

主讲课程:《科学基础》《纳米材料及工艺》《陶瓷工艺》

教学成果:获2013年、2016年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获2015年第一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参与省级教改项目一项。现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课程负责人,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中国轻工联合总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研奖励4项。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及期刊封面论文各1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专利技术转让2项。

教学心得:

围绕教学目标,定制化备课。林营所讲授的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程,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总体把握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够把控学科基础课程与相应专业课知识的衔接。但学科基础课程理论内容多且复杂,学生不易抓住课程的重点。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她要求自己备课、授课时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精选课程内容,构建知识模块。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思路清晰,既能够掌握各个知识模块又能搭建起各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既能够在每节课结束后明确自己掌握了哪些重难点内容,又能够在课后围绕所学内容查找相应资料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

理论联系实际。学科基础课程的许多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在教师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理论,学生上课时缺乏学习热情,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慢慢消减。授课过程中,她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内容与科研及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加速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此教学方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生产、科研问题的能力。另外,她还通过查阅与理论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展所讲授理论的实际应用实例,或将某些理论与材料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研究技术相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学方法多元化。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林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融入教学过程,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近几年来,他不断地完善了材料科学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构建了涵盖视频、课件、作业、试题等模块的教学资源库,将这些素材有效整合,充分做到了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高效运用多媒体这一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他针对一些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名人典故,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采用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手段,增强师生间课堂交流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收获与感悟:“做一名好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他终身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她始终要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对待每一个人,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15年的教学工作中,她坚持课前用心备课,课上认真讲课,课后用心与学生沟通交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答疑解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她坚信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用心做教学,用心待学生”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和身份。

王森:用心对待,以爱坚守

 

 

个人简介:王森,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陕西科技大学优秀教师,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骨干培育人,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教学督导。

主讲课程:《制浆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学》

教学成果:独立出版《工业废水处理与循环回用技术》、《轻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2部专著,获批2018年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轻化工污染控制》,主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发表教学改革核心期刊论文3篇,荣获2015年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获奖10余次。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2项专利技术转让并成功应用,荣获包括陕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轻工联合会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厅局级以上奖励9项。

教学经验:教学心得:

践行“启发式”案例教学方式。他深深得益于张美云、王志杰等老师的教导,大学教育不仅是上一堂专业课,更是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的潜力。在教学中,他一直采用生产实际和工程案例的形式引入课程,尽量将每节课讲的通俗易懂,由深到浅,这不仅让学生理解的更快,而且学习兴趣愈加浓厚,从而让枯燥乏味的专业课程变得生动起来,每节课学生都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知识学好。2006年制浆造纸工程专业毕业留在原造纸学院任教,他为了给学生上好专业课,每年都主动申请指导学生校外实习,因为他深知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一定不能忽视工程实践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实际生产中,才能看到和学到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

在学习锻炼中自我成长。2015年他主动报名去同济大学环境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一年时间里,不论是思维观念、眼界视野,还是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2018年正值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作为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的他,从认证申请、培训、准备材料、提交报告、进校现场考察参与了整个认证过程,并负责材料的整理和报告的撰写工作,虽然整个过程很辛苦,但对他自己而言,不管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是收获满满。

以赛促教,不断进步。近10年来,他一直积极申请参加各类教学技能竞赛。2014年,他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通过每节课前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充实课堂内容,还经常向一些老教师就授课方法、授课内容虚心请教,最终顺利进入学校总决赛并荣获了一等奖。之后,他又参加了陕西科技大学首届课堂创新二等奖,2018年陕西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奖,均斩获佳绩。

收获感悟:

用心对待学生王森牢记王学川教授所说的,“只有用心对待学生,学生才会更加尊重你”。这句话一直埋藏在他心里,也作为他做人做事的准则,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环境学院实行本科生制度,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会进入导师团队学习,他作为四个年级近30名本科生的专业导师,不仅从生活上、心理上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更在学业上、择校择业上对他们进行帮助。2018年,他指导的6名本科生即将毕业,其中5名在考研究生,3名学生由于一志愿报考问题无法录取,知道这些情况后,他一边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另一边主动联系调剂学校和导师,最终帮助这3名学生如愿上了自己满意的学校。

(核稿:杜杨 编辑:雷超)

上一条:我校斩获第四届陕西高校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竞赛最高奖 下一条:陕西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西安石油大学专家组来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