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4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等200人,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精心选派思政课教师代表和研究生宣讲团成员参与活动。

旅途启智:移动课堂播撒红色种子
清晨朝阳初升,研学队伍整装出发,大巴车化身移动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宣讲团以“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青春使命”为主题开展宣讲,宣讲既深入解读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又结合学校与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18年的校企合作实践,将报国为民的红色基因转化为鲜活的育人案例,课程尾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响彻车厢。

展馆悟史:读懂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泛黄的照片、珍贵的文物与复原的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革命的光辉历程。参观结束后,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飞教授以《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为题现场讲授思政课,从历史脉络到精神内核,为师生们解读延安时期的奋斗故事与时代价值。
杨家岭的劲松翠柏间,朴素的石窑洞见证着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诉说着延安时期的动人故事。枣园旧址里,师生驻足于毛泽东同志曾伏案创作20余篇光辉著作的木桌与煤油灯前,感悟思想的伟力。

实景课堂:理论深度与现实温度并举
研学途中的两场专题党课,让抽象理论变得具体可感。在杨家岭,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张文生副教授以《延安“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为题,解读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帮助党员师生深刻认识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陈芳副教授围绕张思德精神展开宣讲,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崇高信念启迪思考,现场全体师生齐声诵读《为人民服务》原稿,让为民宗旨深深融入青春血脉。

光影铸魂:沉浸式感悟延安精神
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 延安》以震撼的舞台艺术再现革命岁月,影片《阿良的长征》以沉浸式视听效果,让师生“亲历”长征路上的艰辛与坚守,深刻感悟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力量。青年学子通过可触可感的革命历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培育深厚家国情怀。

学子心声:以延安精神引领青春航向
青年学子纷纷表示,要把研学途中收获的感动与思考,转化为成长路上的动力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贡献科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232班孙静怡说:“此次研学让我深切体悟到延安精神从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实事求是,是刻入骨髓的艰苦奋斗,是一心为民的无私担当。更让我懂得今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将以延安精神为指引,传承红色基因,在青春的赛道上锤炼本领、勇毅前行。”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智造223班强荣倩说:“延安精神不仅带来灵魂的震撼与思想的洗礼,更让我把感知到革命年代的朴素与热忱,我会带着这份实实在在的‘延安劲儿’,以矢志不渝的信念、艰苦奋斗的劲头,奔赴更美好的明天!”
阿尔斯特学院计UC232班刘根瑞说:“延安精神从不是博物馆里静置的展品,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红色火种,作为科大学子,我将深深扎进这片黄土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核稿:安玲 编辑:赵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