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校党委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出354名优秀共产党员、6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1个先进基层党支部,5个先进基层党委。党委宣传部开设“党旗飘扬”专栏,集中展示先进基层党委的典型事迹。希望全校师生以先进为榜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五个“加强”为抓手,引领推动学院事业稳步发展。
一、加强班子建设,形成良好“头雁效应”
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坚持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主动作为,抢抓国家基础学科振兴战略机遇,先后孕育成立2个基础学科新学院;积极应对学院调整、专业划转等挑战,防微杜渐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学院班子在2024年学校综合研判中得到广大教职工充分认可。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氛围奋发向上
学院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凝心铸魂的重要工作,构建起“党委统筹、全员参与、多维渗透”的思政工作格局。通过职工政治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师德师风建设等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获批2025年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1项、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2024年校级师德师风建设项目1项;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开展课程思政、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等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近年来,辅导员先后荣获校级“思政工作先进个人”4人次(其中1人在2023年度评选中全校排名第一),1名辅导员被评为2024年度学校“辅导员标兵”,并被聘为陕西省首届职业指导师(全省40名)。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充分
学院党委对标党建“双创”“五个到位”建设标准,加强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近六年在年度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获4次“好”等次。一是推进制度化建设。学院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党支部日常考核指标体系》,编制《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双创”、“一支部一特色”建设、党员设岗定责等为重点,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每年组织开展“七一”评选表彰工作,各支部及党员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就业工作、科技创新、新专业申报、实验室搬迁等方面作用发挥充分。
四、加强人才工作,夯实学院转型发展基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学院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专任教师中36人为2016年以来全职引进,占比达58%,其中特聘教授3人、学术骨干5人、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高水平博士2人、普通博士21人。二是加强人才培育。组建8支科研团队、5支教学团队,支持教师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访学、交流10人,开展国内访学、读博、博士后研究等21人;晋升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2人、教授2人、副教授20人。三是注重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先后发展7名青年骨干教师入党。学院人才工作效果在学科专业、国家基金、高水平论文等方面不断显现,为学院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推动学院内涵快速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一是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教师高级职称占比53%,博士率84%;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教学名师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16人次;进入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获批省级教学团队1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二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飞跃式发展。紧抓机遇自设“量子物理与功能材料物理”二级博士点、增设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成功申办量子信息科学本科新专业,形成了较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两理一工”的本科专业格局。三是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近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300余项,总合同经费4800余万元,累计到位经费近4000万元,20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 45 项,孵化企业2个,先后获批厅局级平台共7个,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 12 项。2024年度科研总到位经费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353万元,同比增长64%。四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学院连续三年在就业考核中位列全校前3,2024年位列全校第1,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4次在学校会议上做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相关做法在《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风建设提质增效,获批中国科协2023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立项,学生连续三年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一等奖,近三年在光电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 28 项、省级奖 140 项。
(核稿:李萌 编辑: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