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校园新闻
首页> 校园新闻> 正文

【党旗飘扬】先进基层党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2025年07月01日 14:39 文/材料学院 点击:[]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校党委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出354名优秀共产党员、6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1个先进基层党支部,5个先进基层党委。党委宣传部开设“党旗飘扬”专栏,集中展示先进基层党委的典型事迹。希望全校师生以先进为榜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把稳“定盘星”,打造党建领航新格局

学院党委围绕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引导广大党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度量衡、定盘星,将党的创新理论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实践当中。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部署、落实、检查,具化目标、量化重点、强化责任、细化落实,把党建目标纵向压实到“神经末梢”,形成工作闭环。学院党委荣获“陕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科技大学先进基层党委”等称号,入选陕西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持续增强,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彰显,获评“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陕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

二、找准“风向标”,拓展学科建设新方向

在党委领导下,材料科学学科ESI全球排名跃入前3‰,迈入国际一流学科行列。获批材料与化工博士学位点,文物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加挂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第二院名,对标一流建设目标,拓展传统学科新方向。获批“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推动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科高质量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三、聚焦“总任务”,培养全面发展新人才

学院党委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育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落脚点,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院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本科生升学率保持在50%以上,一大批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学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获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8项、省部级奖励80余项,5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百佳心理委员”等荣誉称号。

四、当好“排头兵”,攻坚科学研究新突破

学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卡脖子”问题,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打破传统赛道上的“壁垒”,为关键领域产业自主可控提供有力保障。现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5个。聚焦“四个面向”,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6项、省部级项目232项,服务企业签署项目近400项,到位经费近1.4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816篇,含中科院I区论文343篇。授权发明专利740件,转化应用近100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

五、用好“金钥匙”,打造品牌文化新风尚

学院党委坚持打造“党风严、院风明、教风正、师风净、学风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具有材料特色的学院文化。持续开展“湖畔讲堂”创新党课,引导全院师生心怀“国之大者”。选优树强“亿抹红光理论宣讲团”,围绕党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青年学子的视角,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培育建设“材子与文物”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展现材料学子与文物的故事,激发同学们投身文物保护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材料”特色,积极构建以主题活动、微党课大赛、知识竞赛以及榜样论坛为主要内容的多维特色活动体系,不断营造、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

(核稿:李萌 编辑: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