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校党委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出354名优秀共产党员、6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1个先进基层党支部,5个先进基层党委。党委宣传部开设“党旗飘扬”专栏,集中展示先进基层党委的典型事迹。希望全校师生以先进为榜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动能优势。近年来,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效果显著,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重要突破。
一、党建引领成效不断显现
学院党委政治功能进一步强化。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学习宣传机制,强化学院党委政治领导,教职工“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普遍提升。
学院党委组织力进一步提升。探索实践“四化一提升”党建工作举措,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受到“学习强国”、人民日报APP、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平台的报道推广,该案例获评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食品系教工党支部成功申报省级样板支部,并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二、育人质量持续提高
党管人才成效突出。学院党委统筹谋划,不断突破,获批学校首个、西部地区食品领域第一个国家“杰青”“优青”项目,目前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百人计划”“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人才30多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党建与育人相互融合。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三贯通一融合”育人体系,打造“4+X”合力育人团队。近5年,学生整体学分绩点上升,学业预警率直线下降,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创奖励80余项、社会实践优秀团队6个,志愿服务奖励2项。毕业生升学率、升学质量稳步提升,超过60%的学生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就业。
三、学科专业水平大幅提升
充分发挥学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相融合,引领学科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2021年,学院成功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攀升两个台阶,并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由200名之后跨越至第45名;以食品学院为主要支撑的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4‰。学院现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西部地区率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CSC)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滚动资助;与西凤集团联合成立西凤学院,于2021年获批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西凤现代产业学院。
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成效明显增强
学院党委紧密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主动对标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深入推动科学研究和对外开放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数量校内名列前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件。开发专利技术和新产品、转让成果,强力推动“千亿果业”“千亿奶山羊”“凤香白酒”等陕西省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获得陕西省科技奖10余项。开展科技特色产业扶贫,申报3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等建设名单,指导贫困县建立食品企业12家,技术培训289人次,完成帮扶36项,科技扶贫企业累计新增产值35亿元,学院党委和广大教师紧密围绕高校科学研究、服务地方重要职能,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五、培育创建示范辐射效应逐步彰显
学院党委正全力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以“领航工程”把稳政治方向、“护航工程”筑牢制度根基、“铸魂工程”凝聚思想共识、“强基工程”激发组织活力、“聚力工程”汇聚发展动能,探索构建党建与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深度融合的“双融双促”新格局,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
展望未来,食品学院党委将继续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锚定“标杆引领、融合赋能”的目标,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深化“五大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学校冲刺“双一流”贡献“食品力量”。
(核稿:李萌 编辑: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