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党委宣传部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全面展示我校一线教职员工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采,感召广大教师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实践,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与新时代“大先生”,为全面推动我校在复兴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今天,一起来听听入校10年教师的心声。
轻工学院 宋顺喜
2005年,我踏入了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成为了新校区的第一批新生。时光荏苒,2014年,我荣幸地转变身份,成为陕科大的一名教师,开启了教育生涯的新篇章。近二十载春秋,我既是陕科大新校区成长的见证者,也是其发展的参与者。在这片土地上,我目睹了学校在“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从奠基到复兴的辉煌历程。同时,我也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博士,蜕变为一名追求卓越的教育工作者。学校为我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导师与同事们的无私支持和鼓励,以及每一届学生的期待与肯定,都成为了我不断前行的宝贵动力。
材料学院 李嘉胤
2014年从教陕西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留校,转眼成为工作10年的教师。多年来一直见证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和蜕变,从师资力量到教学环境,再到学生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科技成果累累,人才培养硕果璀璨。紧跟学校发展的脚步,我也从青涩站上讲台到能沉稳讲学,不仅学生茁壮成长,我也在不懈探索中受益匪浅。我深信言传身教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未来我将继续以满腔热忱探索教学和科研道路,带领学生求知求学共同成长。教育之路虽长且艰,但我满怀期待,继续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汗水。
材料学院 介燕妮
2013年我进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工作。作为科大人,在这十年里,我有幸和大家一起见证了学校的飞速发展。十年来,学校始终秉承“至诚至博”的校训,铭记“三创两迁”的精神。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学校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科专业增至70个;“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924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十年磨砺谋发展 浓墨绘就满眼春”。回首过往的十年,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与学校同行,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材料学院 欧阳海波
弹指之间,从教十年。十年是一段难忘的成长历程,第一次走上课堂,第一次带研究生,从初入学校的讲师,成长为教授,体会到教师的责任和育人的担当,从课堂到实验室,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的自审和成长。十年恰逢学校的奠基和复兴,学校软科综合排名跃升至124名,材料学ESI排名从初进1%到2‰,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获批,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点获批,为我们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沃土。十年更是一个需要展望的起点,在育人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前行。
材料学院 郑鹏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从教都十年了,已从青年转入壮年,回顾从教的十年,一步步成长。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细节,确保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专业。感谢陕科大的平台,让我在这个舞台上得以发展。期许,励志,勇气,前行。
机电学院 赵于
进入陕西科技大学工作不知不觉已满十年,在这十年中,我本人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人民教师的蜕变,也见证了陕西科技大学这十年飞速的发展。学校无论教学还是科研相比十年前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预见在未来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我本人,希望在下一个十年中,除了做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本职工作外,还希望能够在服务社会、专业发展等方面贡献出自己更大的力量。
电控学院 曹晓倩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转眼间入职陕西科技大学已经10年。这十年,见证了学校的不断进步和腾飞,经历了自己的逐步提升和成熟。为学校取得的巨大发展而自豪,为自己的进步而雀跃,同时也为自己的不足而不安。2014年入职之后,从一名助教开始了教学能力学习的征程,时至今日,已经可以独立承担课程且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科研依然延续博士期间工作,虽然进展缓慢但一直在进步,目前主持省科技厅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往后时光,期待随着陕西科技大学的不断发展,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电控学院 王学恩
马上就要迎来第40个教师节了,这也是我入职陕科大成为教师所度过的第10个教师节。回想10年前,刚刚来到科大一切都感到陌生,看着不是那么忙碌的校园,对未来有一丝迷茫但也充满了憧憬。10年来,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见证了学校迈向复兴之路的快速发展。我在学校、学院、同事们的帮助下逐步成长为专业骨干教师,也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荣誉。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助力学校的复兴腾飞。
电智学院 卢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毕业后投身高校教育的教师,我深感荣幸能与学校共同成长。我见证了学校发展的艰辛历程,也见证了学校今日的累累硕果。我的教学理念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同步,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使命中,我不断探索,努力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在学术研究中寻求突破,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与学校同行,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携手学校,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电智学院 吕舒
从教十年,见证诸多变化。随着智慧教室的建设与智慧教学技术的引进,教学迎来全新局面。从传统课堂到充满科技感的智慧空间,教学更加高效生动。这十年,有学生成长带来的欣慰,也有面对教学挑战的思索。智慧教学助力我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我学会借助新技术,倾听学生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未来,我将继续依托智慧教学,坚守讲台,以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在教育之路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电智学院 任兴荣
十年的教师工作让我明白了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格、思维和能力的过程。同时,我也深感教师工作的不易,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时刻保持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教学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时刻存在,但正是这些困难促进了我的成长。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工学院 黄传卿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秉承陕西科技大学“至诚至博”的校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未来我会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成才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化工学院 黄文欢
时光荏苒,到陕西科技大学工作整整十年。回顾这十年,我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心里充盈着情感,感慨万千。十年教学,不论面对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是我最重要的理念。这里是他们人生的转折、也是学术生涯的起点,培养兴趣和夯实基础至关重要。育心育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可能是我存在最重要的意义。十年科研,我经历了从迷茫到坚定的过程。刚工作时我曾感到很无力,方向不够明确,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事情,经历了申请六次青年基金的痛苦历程,一个个焦虑失眠的夜晚真的很煎熬。我很感谢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包容和开放的平台,鼓励我们外出深造,这是非常可贵的。同样的,我也很感谢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学习、努力成长,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珍贵的前辈、战友,与你们同行,我很荣幸、也很感激。现在,我逐步凝炼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思路,也收获了学校的信任、收获了很多成果。十年的时间,足以让我对学校、对学院、对同事、对学生产生深深的情感。未来,我,我们,面对的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也是应该好好去探索和拼搏的路。一起成长和进步,实现我们的“腾飞”之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化工学院 杨雨豪
十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梦想,踏入了陕西科技大学的校园。这十年的教学生涯,不仅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见证了陕西科技大学从地方高校走向特色鲜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高水平大学的历程。我深感荣幸能在陕西科技大学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学校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十年的教学生涯已经过去,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扎根教学、探索科研,为陕西科技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作为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坚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科技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化工学院 赵宁
2024年7月9日是我入职陕西科技大学的第十年。十年光阴,倏忽之间,却是我教育生涯最为重要的时光。初为人师,面对讲台下的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我满怀激情却也不乏忐忑。随着岁月的流转,我在“至诚至博”的校训引领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对一些教学中的难点内容通过巧妙的打比方来抵达学生的认知领域,令我欣慰的是,看到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从迷茫到坚定,从稚嫩到成熟,他们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思维模式上进行了自我的迭代和建设。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爱和责任为底色,做一个更有温度的教师,是我终身从教的坚定不动摇的信念。
物理学院 漆伟
时间弹指一挥间,我2014年7月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8月入职陕西科技大学已过去了整整10个年头,不由得心中有一些感慨:这10年是我生命力,创造力,精力最强大的时候,统统挥洒到了陕西科技大学的校园。这10年间工作方面做出了一点成绩,获得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国家留学基金支持下,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研究。获得过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教学方面:教授《大学物理》课程20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30次,《半导体物理学》课程8次,学生学得都不错。指导物理系本科生在中科院一区等SCI期刊发表论文两人次。10年间,物理系从我进校时候的20多位老师,到今天的46位。我们物理系从的归属从理学院,文理学院,到今天的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加油,我们一起迈向更好的未来!
物理学院 邵鹏
十年韶华,我与学校共成长,亲历物理系蜕变为物理学院的辉煌历程。从最初的物理系只有20余名教师到如今物理学院70余人的智慧汇聚,不仅是师资的壮大,更是科研精神与学术氛围的深根固柢。这段旅程,我见证了物理学科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蜕变,参与并贡献着每一份力量。教学相长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学生科研热情的火种。未来,我将继续秉承初心,与物理学院同舟共济,共创更加璀璨的学术篇章。
物理学院 苏庆梅
2017年,怀着对科研的热爱和教育理想走进了陕科大,开启了人生中一个转折点。回顾这一路走来,有迷茫,有历练,有改变,有收获,也有成长。在陕科大这个大家庭里,总有一种精神鼓舞着我,总有一种温暖包围着我,总有一束光指引着我。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事业最大的幸福是个人的专业成长,是努力靠近光,追随光,并成为光,散发光的过程。这两年我努力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落地,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这一切离不开学校实施三项改革,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鼓励,离不开同事们的鼎力帮助,正是这些温暖让我从刚入职场的迷茫到现在的从容成熟,也正是这些关爱与温暖,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收获了感动与成长。
马院 戚晓薇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毕业之后(科大工作二十年,从教十年),我带着自豪和使命感踏入“诲人不倦”的教师行列,在陕西科技大学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我不断成长进步。十年的风雨历程,布满着每一个科大人拼搏的脚步,十年的岁月,流淌着每一个科大人辛勤的汗水,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与科大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愿每一个在岗的教师都品行端正,教书育人,唯有扎扎实实工作,才能回报学校的培养,无愧于科大,无愧于学生。
体育部 秦永修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已入职十年。十年里我始终严守师德规范,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以身示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我坚守“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以体育人”的方式,引导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回顾这十年,是我与科大共成长的十年,见证了科大综合实力排名节节攀升,体育场馆不断完善,校园体育文化不断丰富。十年只是职业生涯的一小段,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教师,唯有向下扎根,向上成长,方可有为无畏。
体育部 卫巍
十年前,在未央大学城这片孕育梦想的沃土上,我作为武术套路体育老师,开始了在陕西科技大学的工作新征程。这十几年间,我见证了无数学子通过武术强健体魄、磨砺意志,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至诚至博”的深刻内涵。无论是日常的体育课,还是历届校园运动会,每一次挥汗如雨的教学和训练,都是对“三创两迁”精神的实践。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创优教学效果,创造和谐校园体育氛围。多年来学校的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激励我不断适应变化,勇于挑战,将武术教学融入新时代背景。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我深感荣幸,能在这样一所充满历史底蕴和学风建设优良的学府中,以武会友,以德育人,共筑学生全面发展之梦。
一支粉笔,伴三尺讲台。芳华岁月,丹心一片。师以匠心,遍植桃李。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即使是没有鲜花的舞台,但紧握十年的粉笔,总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
(核稿:林梅 编辑:赵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