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自3月2日至今已“云开学”一周了。本周共开出线上课程255门,上课教师384人,上课学生75669人次,到课率达99.62%。从线下面授到线上云授课,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的挑战。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我校教师对在线教学的一些思考和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
本期,我们来分享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文育老师的线上教学经验。
分享人简介:李文育,我校轻工学院印刷工程系副教授,从事“印前图文处理技术”的教学和教育研究工作。迄今完成专著4部、轻工联合会“十三五”立项数字化教材1部、省教育厅自然科研项目1项、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承担省级、校级教改项目多项,获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4项,获校级教学成果2项;其主讲的课程《版式设计与计算机排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开课2轮,累计学习人数达5800余人,课程深受学生好评。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2019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设计之星”奖。
回归初心与本质,把好在线课程质量关
2012年由慕课引发的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席卷全球,从此,我国高校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在线课程,也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资源,使得校内校外的学习者享受到更多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将信息技术、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
没有料想到的是,2020年初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再一次把在线课程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在教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之余,我们也应该冷静地思考:在线课程不能只停留在教学形式上,还应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借助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真正回归教育的初心和课程的本质,把好在线课程质量关,这样才能在特殊时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对比在线课程教学和传统课程教学,二者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千差万别的不同,在线课程教学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在线课程教学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前提的
我们来比较一下传统课程教学和在线课程教学的过程,如图1所示,虽然也是课前、课中、课后,但可以看出传统教学,课前教师无法了解学生预习效果,为了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课堂中只能“满堂灌”,可能老师讲课很精彩,但课后,学生记忆中存留的也只是“精彩的片段”,很难构架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记忆的内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殆尽。
传统课程教学与在线课程教学的区别
而在线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视频资源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数据,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精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课后,通过学习平台,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在线课程不是课堂教学录像,如果一门在线课程仅通过学生观看课堂教学录像,代替了原有课堂教学场景,通过在线作业替代了传统作业,那也仅仅是课堂教学搬家,课后作业搬家,形式大于内涵,这样的在线课程无益于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一门好的在线课程教学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前提的,课程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发展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能力,实现增值发展,充分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2.在线课程教学需要有完善的教学过程作为支撑
精准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在线课程的另一大特点。与传统课程完整课程体系不同,在线课程的内容是按知识点划分,碎片化的,每个知识点在体系中分担着不同的作用,有些是核心,有些是支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回归课程的本质,遵循在线课程教学“五大”过程,重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内容与流程,将概念性的知识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而核心知识点,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引导,以案例说明、体验生产场景、小组探究、分享研究成果等多种形式,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会有所增加,更利用知识的内化,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为在线课程教学“五大”过程。
在线课程教学过程
每门课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风格,在线课程的教学形式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教学内容。好的教学形式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或诙谐幽默、或热情奔放、或清新脱俗、或温文尔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必刻意模仿。
目前,我们正处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教育技术牵引的“课堂革命”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我深信:只有当技术与教师教学理念碰撞、与教师教学设计结合,才能让在线课程教学创造出新的价值。
以上是我的“在线课程”的一点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交流,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终审:杜杨 核稿:费贵强 编辑:史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