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陕西科技大学师生在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竹梦-一种竹基纳米纤丝绿色提取技术及其在抗菌食品包装应用设计方案》项目首获产业赛道金奖(全国仅4所省属高校获产业赛道金奖),金奖争夺赛小组第二,刷新排位最好成绩。《纸语未来-特种工程纸综合服务平台》《芳擎纤材-国内高品质芳香族聚酰胺浆粕纤维供应商》项目获高教主赛道银奖。本次产业赛道金奖突破,实现了我校在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及国际项目金奖全覆盖。
我校构建学校高位部署-部门协同联动-院系资源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落实“12356”大轻工建设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重要抓手,纳入学校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今年5月以来,教务处(创新创业中心)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性打造“产教联合体-科教共同体-交叉融合体”多元合作体系,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进学科专业交叉,建设产教融合教改班14个、微专业14个,将秦创原等平台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科教融汇课程77门,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100余个,产教融合课程68门,企业累计投入经费超2100万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加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本届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全面推进产教融合的阶段性成果,为“大轻工”学科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等学校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届大赛,教务处(创新创业中心)为参赛项目提供项目孵化、赋能提升、视频制作、路演指导等全流程指导服务,组织校级训练营5期,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参赛项目质量。本届大赛我校报名参赛项目940个,5877人次,参赛项目数与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在今年7月举办的省级复赛中,我校共获金奖12项。
据悉,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郑州大学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吸引了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参赛。
新闻小贴士:
【项目名称】
竹梦——一种竹基纳米纤丝绿色提取技术及其在抗菌食品包装应用设计方案
【赛道/组别】
产业赛道/产教协同创新组
【项目介绍】

怀揣着“以竹代塑”的产业报国理想,肩负着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时代使命。当竹产业迈向以高价值“竹基纳米纤维素”为核心的3.0时代时,“能耗高、分散性差、附加值低”三大瓶颈不仅是技术难题,更是制约整个产业升级的关键壁垒。“竹梦”团队直面挑战,深入产业一线,贯通“实验室-车间”的创新链条,构建“解纤-稳态-赋能”一体化技术方案。从学术解题到技术开发,从秦岭脚下的积淀到扬帆出海的实践,“竹梦”团队用十年坚守,走通了一条产教融合的产业升级之路。
【项目名称】
纸语未来——特种工程纸综合服务平台
【赛道/组别】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介绍】

针对工业用特种纸存在的“研发周期长、工艺迭代难、生产成本高”的痛点,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打造国内领先的特种工程纸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将纤维分散、造纸成型过程的物理机理与前沿的Transformer混合神经网络架构相融合,实现了对打浆度、浆料流速、纸张定量等关键工艺参数的全流程精准建模与动态优化,为特种纸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字化工艺调控方案。该团队用专业所长践行数据驱动产业革新、以算法重塑造纸新未来。
【项目名称】:
芳擎纤材—国内高品质芳香族聚酰胺浆粕纤维供应商
【赛道/组别】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介绍】

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项目团队聚焦废旧芳纶纤维织物处置难题,提出“搓丝-打浆-磨浆”一体化循环再生工艺,探索出一条将废弃物料高值化转化为高品质微纳芳纶浆粕纤维的新路径。项目创新点不仅为缓解化学纤维废弃物处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我们国家在高端芳纶材料领域提升自主可控能力,贡献了年轻一代的思考与实践。
(核稿:李剑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