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疫情之下学工人的“硬核”与“柔情”

2022-01-11 14:15 文/学工部 朱亮 图/各公寓工作专班 点击:[]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学习生活节奏,往日熙熙攘攘的科大校园突然安静了下来,这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行而上,下专班、走宿舍、访同学,全天候陪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解答心理困惑,带给学生安心、暖心、信心,他们就是科大学工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核酸检测组的一天

凌晨4:30,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2:00才忙碌完刚刚躺下的学工部王正宏老师吵醒。“1月4日开始新一轮次全员核酸检测。”不能再睡了,他翻身起床开始电话沟通当日到校核酸采样医护人员,核对采样设备数量,测算检测流量,安排各公寓核酸检测时间。6:30到达文体馆检查物资,调试设备,培训志愿者。7:30,同组的同事早已就位,学工部朱亮、郭道冉、曲江月三位老师负责各公寓调度、馆内外沟通协调、流量控制等工作,校团委弓宸老师负责指导志愿者维护馆内秩序。万事俱备,静待开始,检测开始后调度顺畅,同学们也十分配合,随着最后一名学生走出核酸检测现场,全校两万两千余名学生核酸检测全部按时完成。1月5日0时,完成核酸数据统计报送、凌晨1时完成当日居家隔离学生信息统计与报送,至此,核酸检测组一天的工作全部完成。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这是疫情期间他们工作的常态。

王正宏(右三)和学生志愿者们

化身隔离点“大白”

1月1日凌晨2:00起,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五公寓专班教师、化工学院辅导员雷凯杰,八公寓专班教师、食品学院辅导员张祎,化身战疫“大白”,连夜开始了隔离学生的集中转运工作,随后,他们就留在隔离酒店承担起隔离学生的日常服务保障工作。在隔离点,不论是学生提出的“老师,房间里饮用水没了”“531房间加一份米饭”等生活细节问题,还是“什么时候能回学校,emo了”等疫情和情绪问题,他们都一一做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在微信群里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大家有问题随时@我”,他们用实际行动保障了隔离学生的生活便利和身心健康。

辅导员张祎工作照

辅导员雷凯杰工作照

辅导员中的“技术宅”

疫情管控升级后,阿尔斯特学院辅导员张诚在走访学生宿舍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很多同学的个人物资储备并不充分,而另一些同学则有一些闲置物品,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个人的闲置物品流动起来,解决同学暂时购物不便的问题。在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指导下,他充分发挥个人技术特长,指导“奇点网络工作室”开发《校内疫情防控互助平台》,平台设置“我有物资”“我有需求”“信息发布”等多个模块,师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物资的交换,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平台一经发布,就受到师生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被《陕西日报》、央广网、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疫情防控简报等报道。目前,他正在与同学们筹划版本升级工作,以期更好地服务师生,助力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辅导员张诚带领“奇点网络工作室”开发的校内疫情防控互助平台

守护好学生就是我的职责

从12月28日起,跟其他同事一样,食品学院辅导员严青进驻9公寓工作专班,根据6年多的一线学生工作经验,她深知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是“家”、是归属,她立即走访了53间宿舍,摸准303名学生信息,同时调动学生党员、配齐先锋岗、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舍长、学生群,建立党员分片包宿制,为专班化管理理清了头绪、找到了抓手。方案已定,剩下的就是执行,之后的每一天从早到晚她都在宿舍“串门”,同学们也知道“严老师一直都在”。元旦期间,她特意布置了九公寓专属“小九窝”,与大家一起写对联、剪窗花、吃“大餐”、看网络晚会,给同学送礼包,有同学在给她的留言中写道“在您的陪伴下,封闭生活不再孤单,家的感觉更浓了。”严青则表示“作为一名辅导员,不论在哪里,守护好学生就是我的职责。”

辅导员严青(右)和学生一起剪窗花庆祝元旦

跨年夜的“情感危机”

2021年12月31日23:45,正在值班的七公寓工作专班教师、食品学院辅导员韩晔,听到了一阵阵哭泣声,循着声音她发现五楼的阳台上一名女生正在大声哭泣,看上去情绪十分激动,出于辅导员的职业敏感,她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汇报后及时来到这名同学身边,经过了解原来这名同学与男友是异地恋,因为疫情影响跨年夜也无法相见,在两人电话聊天过程中发生了争执、进而情绪崩溃。韩晔结合自己作为一名军属、10年异地婚恋的心路历程,与该名同学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谈话,学生情绪逐渐缓和、最终露出笑容,至此,一场原本可能在跨年夜爆发的情感危机被顺利化解。

跨年夜安静祥和的学生公寓

用“网言网语”凝聚学生

为了给抗疫封控中的同学加油打气,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房若愚老师从12月20日向全校同学发出《致全体同学的倡议书》算起,已经连续坚守岗位19天,这段时间她利用易班、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开通5个抗疫专栏,审核发布网文72篇,短视频104部,让同学们在困惑、烦恼时能听听“他(她)说”,明白到底“为什么”;在信心不足时能看看“吾爱吾城”,感受“37℃的抗疫”温暖。五公寓专班教师、经管学院辅导员杨亚倩,指导学生团队,推出“三行家书,待你亲启”“我的画笔,也有抗疫的千钧之力”“论带饭的10001种方式”等学生喜爱的网络文化作品,用影像定格疫情防控中的感动瞬间,用声音传递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我校师生的抗疫作品被陕西都市快报、华商报等媒体报道。五公寓学生况雅丽表示,“因为疫情、因为封控,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但通过这些网络作品,我看到了所有人的付出与努力,看到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网络思政工作中心部分作品截图

辅导员杨亚倩指导学生创作的网络作品被华商报报道

三个人的生日

2021年12月24日,封校管理的第二天,六公寓专班教师、轻工学院辅导员吕霞迎来了自己的三十一岁生日,身边没有家人,没有孩子,没有蛋糕,本以为晚上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在餐厅吃顿饭就算是庆祝了。突然,她发现手机弹出一条条信息,“祝老师生日快乐!”“阿霞姐姐生日快乐,永远美丽!”,紧接着,无所不能的学生竟然跑遍校园,用切块蛋糕为她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生日蛋糕,带给她一份特殊时期的生日惊喜。2022年1月5日,十公寓,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王老师,我们宿舍打架了!”十公寓专班教师、经管学院辅导员王莹眉头一皱,冲出值班室直奔二楼,到宿舍门前,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王老师,祝您生日快乐!”,学生们为王老师戴上寿星帽,唱起生日歌,搬出生日蛋糕,在彩灯的映照下宿舍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觉。元旦是八公寓专班教师、材料学院辅导员赵佳孩子的三岁生日,成为母亲之后,她有时候会因为忙忘记自己的生日,但孩子的生日她从未忘记。但今年,在疫情下,她选择了跟学生在一起,元旦当天她看到有同学在宿舍过生日,她为同学送上了祝福,出了门想到自己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庆祝生日,泪水再也抑制不住……

防控中的“最佳第六人”

学工部藏晓辉、张芸两位老师原本属于居家办公人员,12月31日下午,当他们得知防控人手不足的情况后,二话没说就回到了抗疫一线。藏老师成为全校学生就医、购药总联络人,1月5日凌晨1:00,藏晓辉老师接到电话,一名女生因腹痛,需要紧急就医,她立即拨打120,同时联系校医院,在校医院她一边安慰学生,一边在医生的配合下将学生的症状、前期用药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急救人员,因为信息全面准确,救护车在很短时间内就到达学校,学生得到了及时救治。张芸老师成为公寓里的临时专班老师、学生的临时辅导员,据了解,张芸老师已经辗转两个公寓专班、先后成为547名学生的临时辅导员,完成了45名考研外出学生隔离住宿工作,在抗疫一线工作间隙,她并没有放下就业中心的本职工作,先后为毕业生整理推送14期112条就业信息,开展5场网络双选会,确保疫情期间就业服务工作不断线。像以上两位老师一样,校园里还有很多被临时从小区召回的老师,他们虽然是“替补队员”,但他们同样尽心尽责,不辱使命。

以上只是科大学工队伍抗击疫情中的一些小小的片段,据了解,校园封控后,学工部、研工部、网络思政中心、校团委班子成员,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带头将“家”搬进了学生公寓;学工部藏晓辉、朱亮,轻工学院李凯乐、材料学院赵佳、经管学院刘育涛、文理学院邓萌、阿尔斯特学院张诚、网络思政中心张钦峰等老师均是夫妻双双奋战在学校或西安市抗疫一线;内派教师朱淑萍主动请缨参加专班工作,联系有关单位为少数民族学生捐赠馕等物品……封控期间这样感人的事例在科大学工系统,不胜枚举,全体学工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辛勤付出、不辞劳苦的长久坚守,给校园带来长久的安静祥和,向学生实时传递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终审:李晓 核稿:王兴东 编辑:王舒婷)

上一条:陕西卫视报道我校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筑牢校园抗疫防线工作 下一条:我校获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