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再出发

2020-05-27 11:00  点击:[]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期间,专程到交大西迁博物馆考察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对15位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回信,亲切勉励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之后,对“西迁精神”作出的新阐释,赋予了“西迁精神”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新的科学论断,陕西科技大学作为广大西迁群体的一员,全校师生员工都十分振奋,也非常自豪。学校62年的办学历程,有50年都是在陕西发展。可以说,西迁陕西后,几代陕科大人把根脉深深地扎进了三秦沃土,把身心深深地融入了三秦父老,把理想和信念深深地镌刻在时代车轮上。渭水无言,青山有知。

初心:听党指挥跟党走

回望来路,感慨万千。我们学校,是党和国家为了解决主要矛盾变化才组建成立的。1956年,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后,党的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为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1958年,我校应运而生于北京,名为北京轻工业学院。

据当事人回忆,党和国家对我校的组建十分重视。周恩来总理为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曾专门指示,全国范围看上谁就调谁。一时轻工界应者云集,群英荟萃。一级教授肖连波,一级工程师杜春晏、赖其芳等大师都踊跃前来学校任教。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斗志昂扬。1960年8月1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学校一贯勤俭办学的事迹并配发社论,号召全国高校学习我校“埋头苦干、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科研成就斐然。毛主席在全国工交会上观看我校教师钟显贺操作机床时,他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眼神,我们可以感受到主席对国家工业化的殷切期望。

正当学校迎来迅猛发展,各项事业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1969年,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下发《关于高等院校等下放问题的通知》。1970年前后,包括我校在内的二十余所北京高校迁出北京,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京校外迁”现象。

当时学校主管部门轻工业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于1970年3月28日,向国务院业务组递交“轻工部所属北京轻工业学院迁往陕西省咸阳市的请示报告”,建议将北京轻工业学院与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整建制迁入咸阳市,改称西北轻工业学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在这份报告上批示:“苏静、西尧同志审批,先与地方商量,拟可同意。先念。卅(30)日”。时任国务院业务组成员、政工小组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苏静同志批示:“同意,已列入院校调整报告”;国务院联络员、科教组副组长、组长(1976年后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同志批示:“只要陕西同意即可同意。”

从相关文件不难看出,1970年3月28日是轻工部落实中央“京校外迁”指示精神,打西迁报告的日子,是学校主管部门正式提出西迁动议的日子;3月30日是李先念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做出批复的日子,是国家做出北京轻工业学院西迁决定的日子。可以说,学校西迁是国家行为,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具体实践。

党和国家一旦做出西迁决定,我校300余名教职员工毅然举家西迁,在西部安心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曹光锐、游恩溥、潘津生、曾广寿、田家乐、杨宗邃等为代表的一批西迁前辈们,当时是有机会留在北京或去其他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的。这些西迁的教职工里,有很多南方人,他们对西北的风沙、水土很不适应,也是有机会回南方工作、生活的。但是,我们的西迁前辈们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热土,把事业和命运紧紧地与陕西科技大学连结在一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北京轻工业学院是“京校外迁”的院校之一,但却是文革以后仅有的几所没有回迁北京的院校之一;其二,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整体西迁(也就是三创两迁中的第一次搬迁),与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成立了西北轻工业学院;其三,改革开放以后,经国务院批准,在西迁后的北京轻工业学院原址上重建高等学校,名称也叫北京轻工业学院,该校和西北轻工业学院是独立建制的两所院校。其四,西北轻工业学院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于2006年整体东迁西安(也就是三创两迁中的第二次搬迁);其五,在改革开放后重建北京轻工业学院的过程中,当时西北轻工业学院确实有部分教师调动到北京了,对西北轻工业学院正常的办学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扎根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的老一代教职工艰苦办学之不易;说明了陕西科技大学能够走到今天,确实是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艰难前行的过程。

在非省会城市咸阳办学36年以后,学校由咸阳搬迁到西安,完成了建校历史上的第二次搬迁。第二次搬迁是为了完成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解决办学硬件不足等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做出的战略选择。应该强调的是,第二次搬迁,学校依然在陕西境内,并没有改变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布局结构,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必要的物理空间,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是对西迁精神更好更生动的实践。

我校62年办学历程,经历过两次搬迁,所谓的“两迁”,一个是北京西迁咸阳,一个是咸阳东迁西安。两次搬迁都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生动实践。但平心而论,没有西迁,东迁就无从谈起,在这个意义上讲,“西迁”要比“东迁”更具历史意义。今年恰逢西迁50周年,回望在那个办学条件极度困难的年代,学校教职工舍小家顾大家,选择扎根西部无怨无悔,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舍家弃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充分体现了西迁精神的精髓,这段历史、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这些西迁的传人永远铭记。

坐标:三创两迁大学精神

2017年,校党委为了迎接建校60周年,对办学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和提炼,在师生员工包括众多校友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把陕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明确凝练为“三创两迁”,高度概括了从北京到陕西咸阳、从咸阳到西安的两次搬迁以及在北京、咸阳和西安的三次创业的办学历程。由于每一个校友都可以在“三创两迁”之中,找到自己那一段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从而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

其一,“三创两迁”精神根植于我校独特的办学实践。陕西科技大学近60年的建设发展,可以用“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来概括。除了“一次划转”与全国很多高校有相似性外,“三次创业、两次搬迁”(简称“三创两迁”)的曲折办学历程确实是我校独有的历史脉络。用“三创两迁”精神简要阐释我校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校情,其中蕴含丰富的精神资源,具有唯一性,有利于全体陕科大人牢记学校中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的发展历程,夯实不忘根本、坚守使命、奋力前行的思想基础。

其二,“三创两迁”精神凝结着一代代陕科大人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饱含艰辛又波澜壮阔的“三创两迁”的校史,不仅是陕西科技大学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办学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几代陕科大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精神风貌的集体概括。在总结提炼大学精神的时候,不能忘记一代代陕科大人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舍家弃业从首都西迁咸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为谋求学校事业发展,敢于打破条件束缚再出发的默默付出。学校发展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凝结着成千上万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是全体陕科大人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

其三,“三创两迁”精神更是支撑“科大梦”的源头活水。小平同志说过,“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诚哉斯言,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如果找准了精神支点,前进的步伐将更加自信和坚定。这份信心和能力,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62年坎坷与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特色、文化积淀、价值取向、学术追求和管理模式等,这些是流淌在每一个陕科大人血液中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必将激励我们不断传颂和坚守,必将昭示我们朝着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性大学目标迈进,必将激发实现“科大梦”的内生动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精神文化建设体系,我们还分别从创业、科学、奉献三个维度,对三创两迁的内涵进行了发掘阐发,以期使“三创两迁”精神,继承以往办学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汇聚当代科大人的智慧意志。

“三创两迁”精神的文化品格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栋破烂不堪的教学楼、一些零散的平房和残缺的桌椅,以废铁换来的两台老虎钳起家,开始了在北京的创建和我校历史上的第一次艰苦创业。三年困难时期,我校教职工一边开展教育教学,一边在北京东郊东坝农场开展生产自给,保证每一名学生不饿肚子。1970年,学校从首都搬迁至陕西省咸阳市,完成了第一次搬迁,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在那办学条件极度困难的年代,学校教职工舍小家顾大家,选择扎根西部无怨无悔,亲自动手垒锅灶建食堂,搭工棚建校舍,还要克服交通的不便,奔波于距咸阳一百余公里外的彬县老虎沟农场组织粮食和副食生产,为师生补充生活给养。高等教育扩招以后,为了打破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瓶颈问题”,全校师生不等不靠不要,克服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最多时举债达8.9亿元在西安建设新校区,进行第二次搬迁,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回顾学校建设发展历程,几代科大人总是以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使命责任,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融入血液,敢叫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三创两迁”的曲折办学之路,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三创两迁”精神的时代内涵是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当今高等教育发展一日千里,速度和质量决定成败。脱离实际、僵化保守,只会使我们在转型发展中落后于时代步伐,只会使我们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淘汰出局。正是几代陕科大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守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成就了陕西科技大学办学史上一次次的涅槃与重生。学校从草创之初的4个教学系已发展为现在的13个学院(部),形成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8大学科门类和完整的本、硕、博学历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以工学为主、轻工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的发展之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

“三创两迁”精神的价值取向是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我校62年的办学历程,有50年都是在祖国西部艰苦办学,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迁陕西初期的教职工,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块黄土地,很多人现在已经长眠在为之奋斗、拼搏过的黄土地上。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探索形成了“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以“专业基础厚实、工程训练扎实、思想作风朴实”“三实”作风为特色的各层次毕业生,深受社会认可。师生员工也在“至诚至博”的校训的感召下,以“至诚”致“至博”,以“至博”求“至诚”,师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诚实有德、博学有才的精神风貌,与党和国家关于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要求一脉相承,成为陕科大人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自觉追求。

通过进一步挖掘办学历史中的精神文化标识,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三创两迁”精神内涵与“西迁精神”是一致的。可以说,“三创两迁”精神的底色是爱国主义,实践特征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价值观取向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蕴含着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和境界,其发生年代、内涵要义、表现形式,与“西迁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陕科大人团结奋斗最鲜明的精神坐标。除此之外,“三创两迁”还涵盖着东迁西安、第三次创业的办学历程,闪耀着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光辉,范畴涵盖更加广泛,内涵意义更加丰富。

学校之强,在于精神之立。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做出新阐释,为我校“三创两迁”精神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全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通过组织“西迁”教职工撰写回忆录,组织编撰校史、院史、学科专业史,进一步展示陕西科技大学“西迁”群体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通过加强与“西迁”高校、企业院所的相互交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时代内涵,深化传承西迁精神的使命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创两迁”精神内涵进行再提炼再扩展再宣传再弘扬,夯实学校精神文化根基,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立足陕西建功西部服务全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这所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自1970年西迁后,已经扎根陕西50周年了。在这50年里,我校师生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并弘扬了“三创两迁”精神恢弘交响曲,其中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尤其激越而昂扬。

西迁初至咸阳,正是文革期间,截至1976年,学校师生员工克服困难,短短几年间,就修建了1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教学用房,4900平方米学生宿舍和12000平方米教职工住宅,为陕西和西部招收、培养了5届共1200余名大学生。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教职工坚持科教报国初心,在扎根陕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社会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同年,学校黄牛面革酶脱毛、制革用酶制剂新菌种-166蛋白酶的筛选与应用等两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西迁前辈潘津生、魏世林、章川波等的“提高汉口路山羊皮革质量的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魏世林、刘镇华(后调入学校)、杨宗邃等的“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研究” 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几项科研成果,都是西迁教师艰苦奋斗的成果,也是建校以来,学校科研工作最辉煌的成就。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一代西迁人逐渐老去了,但西迁老一辈教师培养的学生却茁壮成长起来了。马建中、张美云等西迁传人,接过西迁的旗帜,谱写三创两迁新篇章,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更卓越的贡献。

1998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学校与地方在联系日益紧密。也是在此前后,学校痛失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大机遇,学校的发展因缺乏资金支持,再加上偏于西北一隅,事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从轻工部划转地方以后,怎样提高学科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我们学校学科建设怎样找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契合点,把科研成果写在三秦大地上?对我们学校而言,任务重要而紧迫。我们学校的轻工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排名第三的好成绩,但由于以皮革、造纸为主要内涵的轻工学科,生产研发基地主要在沿海地区,而在陕西乃至西部都没有相应的企业可以依托。以玻璃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方向的材料科学学科,以及以大化工为背景的化学工程学科,尽管都已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但在陕西却无用武之地。已有的强势学科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没有办法凸显,既不能从为地方服务中获得经济效益,也很难求得地方政府应有的关注与支持。

根据学科发展、现有基础和为地方服务三项原则,学校在充分酝酿、沟通协调、几上几下、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最大最近的调整就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2016年初进行的,调整动员面很广。撤销了1 个学院,合并了2个学院,新成立了1个学院,共涉及到8个学院、200余名教职工以及3400余名学生。

其中,把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单独成立一个学院,因为环境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环境学科不但切合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既是一个朝阳学科,也是与陕西地方经济契合度较高的学科,省上还依托我校成立了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说明我校有一定的学科及科研基础,我们一定要挖掘潜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我们学校的化工学科是一个将化学化工基础研究与轻化工、能源、生物、材料等学科紧密融合的大化工。近年来,在高分子助剂合成及应用、腐植酸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等方面,我们都有积极的探索和收获,科研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深入,完全有可能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步伐更大一些。学校希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能够进一步强化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的学科特色,紧紧抓住建设美丽陕西的有利时机,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食品生物安全以及秦岭北麓灾害治理等方面整合组建科研团队、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主动调整科研方向,瞄准为地方经济做贡献的突破口,在争取重大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上,勇担历史责任,推动绿色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科研支撑作用,真真正正把科研成果写在三秦大地上。另外,随着社会经济深入发展,设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既对国家也自然会对地方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第二次是在2019年上半年开展的,借鉴2016年经验,经过认真筹备,将原来的电信学院拆分,成立了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积极参与共建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要是为了应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我校人工智能学科健康发展。

由于学校部署周密,各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以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密切沟通、相互支持,全力以赴地做好调入师生的接转和思想工作,妥善处理涉及财、物调配等事务性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确保了这两次大面积调整工作积极、迅速、高效、顺利地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两次调整的效果比预期要好。学校重点培育的三个学科,在充分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学术领军人物,不断凝练新的学科方向,学科水平提高明显。我校设计学已经在2018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一级学科,成为西部地区继四川大学、西安美院之后第三个获批博士点的高校。食品学科依托吴清平院士工作室,成立了西凤学院,开展凤香型白酒中健康活性成分研究;获批国家羊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推动羊乳制品加工技术产业升级。环境学院全职引进当选为2018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王传义教授,实现了我校高层次外国专家引进国家级项目的突破。皮革、造纸等传统学科也在科技创新、工艺革新等方面,聚焦当代友好环境的发展要求,以环保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为持续加强美丽陕西、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着陕科大智慧。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在北京办学时,我校每年在陕招生数是个位数,西迁到陕西以后,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服务面向由全国转为西部,在西部招生比重逐渐增大。划转陕西以后,每年在陕招生比例占到绝大多数。这里有几组基本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从2005年到2019年,学校在西部招生50174人,占招生总数的70%。其中,在陕西省招生46208人,占比为64%。2000年到2019年,学校本硕博毕业生在西部就业2625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2%。其中,在陕西省就业22571人,占比为28%。研究生在西部就业269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其中,在陕西省就业2381,占比为36%。

客观地说,正是以交大、陕科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迁群体,扎根西部、无私奉献,共同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为推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如中东部,一些单位西迁了可能没有不西迁发展得好,特别是一些高校,比如陕科大,西迁后失去了行业老大的地位,失去了进入“211”工程的机会,可能得不偿失。但我们却觉得,陕科大始终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的服务理念,为陕西乃至西部建设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在推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了陕科大很大贡献,这要比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对我们来说,更加实际,更具现实意义。

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科技大学作为陕西高等教育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奋进者,必须肩负时代使命,深入弘扬践行以“西迁精神”为核心的“三创两迁”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全体科大人的血液中,浸入到全体科大人的精神文化气质里,为西部大开发、陕西追赶超越、科大复兴腾飞,展现新作为、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关键:抓好转型发展

最近,在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时,我一直在想,总书记对陕西工作提出了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要求,作为陕西高校、特别是西迁高校,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参与陕西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深度融入科教陕西、科技陕西、创新陕西阵列,助力陕西经济社会建设?

学校创立之初乃至于西迁陕西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行业人才,满足了短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硬性需求”,是我们做出的时代贡献,也由此获得了与全校师生员工努力付出相适应的发展态势和社会评价,即使身处偏远的西部非省会城市艰苦办学,学校仍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步伐一日千里,轻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日益成熟,产品更新换代急剧发生,关乎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行业逐渐退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行列,学科专业自然就被边缘化,最终陷入没落困境,学校也在彷徨迷茫中错失了进入“211工程”的重大机遇。

我校辉煌又曲折的办学史,折射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程,也是轻工行业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变迁史,有彷徨、有阵痛,更有发展机遇!从学校的发展历史里,特别是这所学校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兴中,我们得到一个基本判断,紧紧抓住国计民生需求,是我们这所学校62年没有变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决定学校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牢牢把握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服务能力,是我们这所学校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的时代使命和逻辑起点。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不好,解决的怎么样,关系着我们这所高校的前途命运,也是我们“怎么办好大学”“未来要到哪里去”等现实发展问题。

我想,其中的关键,还是要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特别是西迁前辈扎根陕西、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服务导向,抓好四个方面的转型发展,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提出的五项要求过程中,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超越自己,实现陕科大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光荣与梦想。

一是服务能力转型。就是说,在深度参与轻工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从“老轻工”向“新轻工”转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整个轻工行业必须面对、必须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学校必须面对、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轻工业发展存在着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传统产业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要,保持轻工业稳定增长,亟待改善供给结构、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转型升级。作为老牌轻工高校,我们的轻工特色源于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立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开设了与短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才有了学校昔日的辉煌。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深刻改变着传统轻工行业的今天,我们的造纸、皮革等特色优势专业更多停留在生产末端环节,电信、机电等学科专业也未能打开AI产业、智能家电、空净水净等新兴产业的窗口,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要想保持并突显轻工特色,就必须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逻辑,牢固树立向“新轻工”转型的理念和意识,面向和深入轻工行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规划学科、科研创新和培养人才,才能在适应和解决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供需矛盾的转变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是培养目标转型。在外延与内涵协调发展中,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展现新作为,要求我们要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认识,更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我们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这既是国家和省上对学校的定位和要求,也是我们学校的使命和方向。无论是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和省上的要求,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全校师生的期盼等多个角度来讲,我们都不能仅仅停留并满足于“教学型”大学的定位,而是要向着质量更高、内涵提升的方向发展,即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实际上,从2003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始,我们就已经走上了这一转型发展道路,在这期间,我们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办学条件逐渐改善,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如果按照通常认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标准来衡量,我们学校其实已经迈入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门槛,但处于什么水平呢?我认为只能算是一所低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拿研究生数量来说,我们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仅为6.8:1,研究生占全部在校生总数的12.9%,再看看同为省属高水平大学很多学校,研究生占比都比我校高得多,这其中的差距大家可想而知。还有我们的科研,整体讲,面比较窄、层次比较低,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缺少一流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和标志性科研成果,还有我们教师数量存在较大缺口,大家疲于应付繁重的授课任务,很难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必须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而且这条转型之路依旧任重道远,必须咬紧内涵发展不放松。

三是服务面向转型。在助推陕西追赶超越中,实现从“为行业服务”向“为社会服务”转型。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着力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对于学校来说既是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更是坚持“四个服务”的价值体现。我们学校起家于轻工,长期以来也主要是面向轻工业提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服务,这在划转之前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是轻工业部主管的高校。可是,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成为了省属高校,20多年过去了,我们占用着陕西的高等教育资源,却又为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多少贡献呢?我们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解决造纸、皮革等轻工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很少在陕西转化落地,多年来学校的纵向课题立项数量和到位经费都远超横向课题,还有一些教师总把眼光盯在写基金本子上,申请不到纵向,又看不上横向,其实都说明了大家虽然身处陕西,却对服务陕西发展缺乏认识,这也是我们的科研经费总量为什么迟迟难以有较大突破的原因所在。我们必须实现由服务行业向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以实际行动助推陕西追赶超越,这是我们作为省属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是学术价值转型。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中,实现从“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型。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然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之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也将引发对新型人才的全新需求。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 “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可以说是“新工科”建设元年,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在马不停蹄的积极推进新工科改革与实践,我们也决不能错失“新工科”建设的历史机遇。尽管我们已经成为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走在省属高校前列,这些成绩为实现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新工科建设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充满压力。当今高等教育发展一日千里,停一分慢一步就将与世隔绝。因此,我们必须紧跟经济发展需求,深入理解和把握“新工科”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不断满足新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动力:新理念新征程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身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和人民对工业现代化之需求如此剀切,对科技创新之期望如此剀切,对优秀建设人才之渴望如此剀切,对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之要求如此清晰!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起步之年。而“复兴计划”的实施,将贯穿“十三五”和“十四五”。“三步走”战略的持续推进,将跨越更多的五年计划。因此,在转换迭进、升级加速的关键之年,是各种任务相叠加的重要窗口期,特别是学校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的有关发展指标、科研导向和重点工作任务?今天,我们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目的是再出发,在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中,做出陕西科技大学的贡献。

那么,我们从哪里出发?基点是什么?

我在5月20日的全面从严治党及稳定安全工作会议上,就总结“十三五”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汇聚智慧做了动员部署,全体教职员工可以广泛开展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我考虑,学校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要持续深化、秉承发扬‘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六大办学理念,落实追赶超越各项要求,坚定不移走好学科兴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之路,着力开拓改革创新、开放办学、共享和谐新局面”的总体要求部署,是不是在编制我校“十四五”规划上,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是否可以进一步地细化、量化,并将其转化为推进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考虑,学校提出的“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的六大办学理念,紧扣中央精神,也切合学校实际,支撑起了“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方略。在“十三五”即将收官的今天来看,这六大发展理念依然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它所强调的核心发展要求,依然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努力突破的方向。我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学校的发展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来思考,就必须在办学治校的实践中把新发展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六大办学理念用逗号前后分成两段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前三个创新、开放、共享是国家发展理念在我校的具体运用,后三个学科、人才、质量是对我校发展实际的概括提炼。前后交融,浑然一体,可以说,新发展理念是我校办学理念的理论渊源,我校办学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我校的具体化,也是我们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更是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南针”和“指挥棒”。这里我要强调转型发展是一个重塑价值和理念的过程,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学校转型发展全局,必须坚持六大办学理念不动摇,既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流于形式;更不能脱离实际、抛弃优势,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大搞变通。

一是抓创新。创新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转型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没有改革就谈不上转型。就上述提到的四个转型,每一个转型都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变革、自我成长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阵痛必不可少;更何况我校已经处在一系列转型相互叠加、相互交织的多重转型期。我们把创新作为学校六大办学理念之首,就是要让创新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我们向“新轻工”转型,就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背景下的新轻工特征,重新审视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确保学校发展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我们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意味着要逐步实现由知识创新主体向技术创新主体演变,根本职能由一个中心转向两个乃至多个;我们向“为社会服务”转型,就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项要求,在积极参与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煤油气盐绿色高效开发、特色小镇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中突破发展瓶颈;我们向“新工科”转型,就意味着我们要具备与“新工科”特征要求相一致的工程教育新理念、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新质量、分类发展新体系。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相信,做到这些我们方可走出“新壶装旧酒”的困境,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二是重开放。开放是学校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明确指出,对陕西而言,开放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对于我们学校而言,长期在非省会城市办学,养成了内向内敛的品格,开放广度、深度与西安高校相比都远远不够,与沿海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差距更大,开放不足更是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开放的体系才是一个富有活力的体系,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同志习惯于“从校门到校门”,认为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就可以了,不屑于干那些“迎来送往”“无关痛痒”的事情,忽视与外界的沟通与协作。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承办高水平的国际或行业论坛,不去加大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引进力度,不去改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不去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拓展政产学研合作空间,又如何走出“闭门造车”的尴尬?如何改变学校整体内向内敛的品格?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这样我们的转型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提升开放办学的品质,首先要继续敞开交流合作之“门”。我一直鼓励我们的教师要提升学历,要多到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我也多次强调要加强与原轻工系统高校及省内高水平大学的学习交流,并要把向兄弟院校学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也反复呼吁学校资源要向社会开放,要善于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科学研究资源、学科建设资源。从目前看,我们的开放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同志们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予以重视并继续努力。提升开放办学的品质,还要推倒隔绝信息、资源共享的“墙”:一是要推倒我们教师思想意识上“单打独斗”“各成一家”的“墙”;二是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凡是不利于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都要改变;三是要破除“信息孤岛”的顽症,以校内的互联共通为开放办学提供保障。

三是讲共享。共享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团结师生、维护师生利益的根本落脚点,是转型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党的宗旨意识在办学过程中的具体落实。大家都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过去的几年是我们办学条件改善最为明显、民生工作推进最为务实的时期,这其实反映的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这句谚语的朴素道理。我们要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不仅要求学科水平更高、教学质量更好、科研能力更强,使每一条小河变得丰盈起来,也需要把大河拓宽挖深,通过转型发展倒逼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上水平、求突破。前几年我们一直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精准服务和管理,初步形成“机关服务院系、院系服务师生、师生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这几年的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我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校园环境提升、坚持三期教职工宿舍楼建设、启动学校实训楼建设、启动学生宿舍建设,我们还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建设本来由政府承担的品质优良的幼儿园,想办法解决青年教师孩子的入托问题,虽与国家政策不一致,但我们还开过多次党委会研究举办小学问题,为解决教职工子女上学问题想方设法。尽管还有很多现实问题没有解决,但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学校总是自觉把共享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予以贯彻,希望全校师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在服务他人中把蛋糕做大,为实现人人共享做出自己的贡献。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怎么转型,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发展;不管怎么发展,其结果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让全体师生共享发展成果。

四是兴学科。学科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实现我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根本性跨越。这些年,我们围绕学科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部分学院和学科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优化,但也只是学科建设的冰山一角。一些同志对科建设存在顾虑,担忧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消失或边缘化。其实,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来看,只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消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不改变,市场对日用品的刚性需求和轻工行业升级换代的需求就不会变。只要我国制造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的发展阶段不改变,我们的学科在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战略下必有用武之地。换句话说,我们的学科建设不是要搞“零和博弈”,用行政手段对某个学科实施“安乐死”,也不是要搞“喜新厌旧”,重起炉灶盲目“摊大饼”,而是所有学科都要以聚焦轻工特色、服务轻工优势为前提,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既要使学科和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保持高度契合,在走出“大而不强”“虚而不实”的困境中构筑学科高峰;又要改变“单兵作战”“各成一家”发展现状,在解决学科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中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五是聚人才。人才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转型发展的第一资源。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关键是要有越来越多的好老师,虽然这两年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人才引进中下足了气力,取得了实效。一方面,目前我校的师资力量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到现在,我们距离1:18的生师比底线仍有教师缺口,当然更为突出的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现在我们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是这几年新引进的人才,怎么样通过深化改革,为这些人才发挥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摆在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值得庆幸的是,在办学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已成功迈出人才引进第一步。但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是,随着沿海地区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对我们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而言,任务更加艰巨,人才强校的战略远远没有实现,需要我们更加坚定不移,付出更大努力。什么时候我们建成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潜力大的教师队伍,什么时候我们的转型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六是强质量。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学校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转型发展的衡量标准。解决教育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措施与方式,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讲过,我们学校强调的质量,不但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对人才需求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用人才质量来评价,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是目标;从“如何培养人的”的问题出发,提高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是手段、是方法。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谈质量,应该把质量作为一条主线,一条贯穿于办学治校方方面面的线,一条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线。只有坚持质量这一办学生命线,才能实现学科建设从“撒胡椒面”到“捏指成拳”的转变,摘得学科建设高峰的“金牌”;才能把科学研究方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走出大量低层次、重复性研究的“死循环”,让“红红火火”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生产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反哺支撑作用。

大学之道,在立德树人,在培根铸魂。学校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师生、在干部教师的精神状态。今天,站在西迁50周年新的起点上,我们弘扬西迁精神,就是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紧紧跟踪国家工业化进程,扎根陕西面向西部,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绝对领导、坚持知识分子爱国爱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旗帜,厚植心灵之根、滋养行动之源、引领奋斗之举、铸牢事业之基,在挖掘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底色、以创业文化为核心、以科学文化为动力、以奉献精神为追求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上,打牢改革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为学校事业发展不断汇聚改革创新的新动能,谱写陕科大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文章作者为校党委书记姚书志)

(编辑:杜杨)

上一条:我校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 下一条:我校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及稳定安全工作会议